欢迎访问m6直播平台官方网站!客户对每件产品的放心和满意是我们一生的追求,用我们的努力,解决您的烦恼!
m6直播平台
首页 > 产品展示

他山之石:欧洲钢铁工业的十年(2010-20)

来源:m6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2024-07-15 01:29:54
产品详情

  1996年,中国粗钢产能达到1.01亿吨,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单一国家世界上的排名第一。截至至今已有25年,中国在粗钢产能已经一骑绝尘。所以,后来才有一个段子,世界钢铁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

  根据2019年钢铁生产数据,中国钢铁产量9.96亿吨,全球占比53.3%;欧盟国家1.59亿吨,占比8.5%;印度1.11亿吨,占比5.9%;日本0.99亿吨,占比5.3%;独联体国家1.0亿吨,占比5.4%;美国0.87亿吨,占比4.7%。

  两者之中,欧洲对中国钢铁产业影响更大。这背后,有政治、民族意识影响,更大的背景则是欧洲作为近代工业体系的建立者、推动者和维护者的地位无人能及。

  时至今天,欧洲在钢铁新产品研究开发、装备技术、循环经济等仍然领先于我们,这个毫无疑问。看看各大钢厂最新的技术、最新的设备,汽车等用钢大户的车身技术发展,便知道中国钢铁之路要走的路还有非常长,很远。

  这篇文章主要结合欧洲钢铁工业联合会,国际钢铁协会以及公开资料,谈一谈欧洲钢铁过去十年的发展状况。

  2019年,全球钢铁行业持续走弱,欧洲难以独存。其实,独存的也只有中国,增长率8.3%。

  2019年,欧盟国家名义钢铁消耗量下跌5.3%,总量约为1.54亿吨。进口下跌11.5%,已经回复到2016-2017年的水平。用钢大户,比如汽车行业持续下行,对钢铁的当前和预期需求冲击很大。

  根据之前估计,2020年可能会产生行业回暖,疫情下,这种希望已经破灭。

  欧盟23个成员国中,各大钢铁企业总共约有500个生产基地,年产能约1.7亿吨。

  2019年,欧洲钢铁工业中,直接就业人口约33万,间接就业人口约162万,相关就业人口约72.2万人,总量达267.2万。

  初级就业放大系数,即(直接+间接就业人口)/直接就业人口的比值,为5.8。总就业放大系数,即总就业人口(直接+间接+相关)/直接就业人口的比值,为7.9。

  直接工业增加值为242亿欧元,间接工业增加值为820亿欧元,相关工业增加值为347亿欧元,总工业增加值为1400亿欧元。

  初级工业增加值放大系数,即直接+间接工业增加值/直接工业增加值,为4.4,总工业增加值放大系数,总(直接+间接+相关)工业增加值/直接工业增加值,为5.8。

  过去十年,从就业人口上看,欧盟国家直接钢铁从业人员稳步下跌,但幅度不大。

  单就欧盟内部看,钢铁直接从业人口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是,德国8.6万,意大利3.06万,波兰2.47万,罗马尼亚2.26万,法国2.19万。

  对应的粗钢产能最高的五个国家分别是,德国3967万吨,意大利2324万吨,法国1445万吨,西班牙1350万吨,波兰896万吨。

  这里提一下,罗马尼亚总钢铁从业人口2.26万人,产能345万吨,人均年钢铁产能约150吨/人。这个比值,要比相比它国要低很多。比如西班牙人均年产能达780吨/人,法国约660吨/人,德国约460吨/人。

  我们中国的数据,没找到完整的统计数据。但据工信部数据,2013年,中国钢铁行业从业人员达到历史高点,从业人数高达421.68万人。此后,一路下滑,到2015年时,这一数字为362.7万人。

  随着去2016年中国产能政策的实施,钢铁行业从业人员数出现了加速下滑。截至2018年5月,钢铁行业从业人员数为226.8万人。

  对于中国,按照226.8万人算,2019年9.96亿吨,也就是说人均年钢产量约440吨/人。

  欧盟总的人均年钢产量,约510吨/人。也就是说,从人均年钢产量角度看,中国和欧洲已基本在一个水平,或者说至少差别已经不大。

  客观来讲,从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后处理等整一个流程,中国钢铁企业的装备和自动化水平整体上已与欧洲毫无差距。这是人均年钢产量基本持平的基础。

  2010-2019年,欧盟的氧气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的比例始终较为稳定,电弧炉炼钢占比一直稳定在40%左右。

  氧气转炉炼钢,来料是高炉的铁水,而电炉炼钢可以在来自高炉的铁水中添加废钢。所以,欧洲40%的电炉钢,说明了其对废弃钢铁回收比例比较高,且已经较为稳定。

  从公开资料对比看,2018年上半年中国电炉钢累计产量约为5183.2万吨,上半年中国电炉钢比为11.9%。

  也就是说,中国的电炉钢比例比欧洲的40%低很多,美国的这个比例高达63%。

  无论是从铁矿石供应,还是从钢铁的循环发展角度讲,中国在电炉钢的发展空间将会比较大。所以,沙钢的电炉炼钢+短流程铸轧技术必要复合趋势,将有很大发展空间。

  从钢种大类来分,欧盟粗钢产量中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的比例结构也比较稳定。碳钢比列最大,过去十年略有下降,合金钢的比例稳中有升,不锈钢的总比重基本持平,十年来一直稳定在4.3-4.4%。

  从产业结构的对比优势,我们不难理解这个微小的变化。不锈钢价格较贵,很少用于结构件,大多数都用在家电、厨卫等领域,这一点欧洲产品在中国制造面前并无竞争优势,基本属于自给自足型的。而欧洲的优点是高端装备和关键机械部件,无疑这个对合金钢的需求较大。

  另外,从钢铁的轧制成品状态看,从2010-2019年十年间,总热轧钢材萎缩了1100万吨,热轧平材约占650万吨,热轧长材约450万吨。热轧平材中,厚板约萎缩230万吨,宽带钢约萎缩450万吨。

  但是,深冲钢和涂层钢则分别实现了增加。其中,深冲钢约增加了250万吨,涂层钢则增加了约80万吨,普通冷轧铺板则下降了约250万吨。

  这一趋势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欧洲汽车产业的强劲地位,特别是轻量化对高强钢的需求,欧洲有领导地位;二是,对钢材防止腐烂的性能和寿命的要求提高,从而对有机涂层钢的需求增加。这两个方面,对中国钢铁发展的趋势是一样的,很有参考意义。

  过去十年,欧洲钢铁市场的名义消耗量和实际消耗量统计如下图。从2012年,欧债危机触底反弹,直到2018年欧洲钢铁实现了平稳的增长,这和实际整体经济发展形势一致。

  2018年,受汽车行业形势和贸易纠纷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欧洲钢铁开启了下行通道。

  当然,欧洲钢铁整体属于较为稳定的。如果把时间轴拉长看,从2000年开始到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欧洲钢铁总量基本维持在1.9-2.0亿吨。

  受次贷危机冲击,欧盟27国钢铁总量一下拉低近6000万吨产能。之后,再加上欧债危机冲击,过去十年,复苏时期最高也就恢复了3000万吨的样子。

  换句话说,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将欧洲钢铁总产量拉低了3000万吨,从2.0亿吨拉到了1.7亿吨。

  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对每个经济体都是伤害,就看谁受的伤害最小。这次是否又会促进把欧洲钢铁总量拉一个台阶?这个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第一季度,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较去年同期增幅减少7.4个百分点。全国生铁、粗钢分别为1.99亿吨、2.3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4%、1.2%,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6.9、8.7个百分点;特别是钢材产量为2.67亿吨,同比下降1.6%,而去年同期增长10.8%。

  一句话,整体看,中国钢铁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大,基本与2019年持平。那么,随着4月份以来全面复工复产,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钢铁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而根据欧洲钢铁联合会信息,3-4月份,欧洲钢铁汽车有45%的员工收到疫情影响,处于休假或半工作状态,这势必对产能造成非常大影响。

  下图为2018-2019年各主要用钢产业的钢铁消耗量变化对比。可见,建筑行业用钢量最大,也是2019年唯一一个出现非常明显增量的用钢板块,增长量约170万吨,幅度达3.9%,而汽车行业用钢出现较大下滑,达172万吨,幅度达-6.9%。这构成了2019年欧洲钢铁总量下滑的基本盘。

  如下两图,第一张为欧洲平材进口和本地供货比例,第二张为欧洲长材进口和本地供货比例。

  整体来看,十年之内的总体走势相似。但,平材进口量接近总消耗量的20%,而长材进口量所占比重较低,约占10%左右。

  2019年,欧盟钢铁进口主要两大块:一部分来自亚洲,约1000万吨;一部分来自其它非欧盟的欧洲国家、土耳其和独联体,约1400万吨。来自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钢材进口则微乎其微。

  十大对欧盟钢铁出口国家里,整体增长了65%以上。也就是说从2010年的1587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2538万吨,最高时为2016年的2619万吨。

  十年之间,大部分国家对欧盟钢铁出口都是正增长,俄罗斯、土耳其、韩国是对欧出口增长最大。而占世界钢铁产量一半之多的中国,对欧盟出口则是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从2016年起,欧盟进入了新一轮的对中国钢铁进口钢铁的反倾销审查,而上一轮大概是在2007年。

  从进口产品结构看,无论平材还是长材,土耳其和俄罗斯这两个泛欧洲经济体都已成为最大的欧盟钢材进口来源国。尤其是土耳其,过去的十年里对欧盟出口从2010年的1112万吨,增长到了2019年的5819万吨。

  从这一点看,无怪呼号称“微操小王子”的土耳其总统厄尔多安近几年搞的事情比较多。实在是近几年,土耳其经济实力上来,腰杆硬了。

  总体来看,无论俄罗斯、土耳其还是白俄罗斯,对欧盟出口,从地理政治学和空间距离都有一定的优势。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韩国对欧盟的出口从2010年的1018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2959万吨。而这其中,平板材则占2826万吨。

  这个是有必要注意一下,也是可以让我们借鉴思考的。还在于韩国车企——现代汽车在欧洲的成功经营,年汽车销量在欧洲在100万量以上,这比日系车企在欧洲占比都大的多。

  从欧盟钢材出口看,各经济体都比较均衡。无疑,其它非欧盟的欧洲国家、独联体国家和土耳其占比最高,达824万吨;北美洲次之,达447万吨,亚洲则和非洲差不多,约为340万吨的样子。

  十年间,欧盟钢铁出口量是由小幅度的下跌的,从2010年的2514万吨降到了2050万吨。

  这体现了当前全球钢铁整体产能过剩,存量搏杀的残酷现实,欧盟钢铁在新兴市场比如土耳其、俄罗斯、印度等的压力下,进一步萎缩。

  不管平板材,还是长材,欧盟不锈钢的进口比例都远高总体均值。以2019年为列,不锈钢板材进口比例29%,总体进口比例为18.8%,不锈钢长材进口比例为33%,总体进口比例为10.2%。

  这说明了欧盟在镍、铬等铁合金,更多的依赖进口。实际上,东南亚在这样的领域后劲比较足,全球钢企纷纷到此投资。从国内企业近几年在东南亚投资加大可见一斑。比如戴国芳的德龙铁合金,福建的青山集团在印尼都有较大投资。

  回望过去十年,展望疫情下的未来十年,欧盟钢铁、世界钢铁必然会有新的变迁,而这都是中国钢铁前进的大背景。

  未来十年,中国钢铁总量一骑绝尘的绝对地位将得以保持,毫无疑问。然而中国盘子大,如何能在未来十年,在总量和总比重保持的前提下,实现产品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欧洲、日本仍是我们的老师,在产能扩张,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后边追兵跟得很近。